每一種文明傳統,都有自己的標竿和巔峰,表現結晶為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。
在日本的佛教傳統中,就有一批在今天看來都無比耀眼的思想大師,如:聖德太子、行基、最澄、空海、空也、源信、法然、榮西、親鸞、道元、日蓮、一遍、一休、蓮如、白隱、良寬……等。
這些佛教的聖者大師,日本民衆多敬稱之為“聖人”。
他們或篳路藍縷,開宗立派,或卓異當時,獨樹一幟。
其中最為後世矚目,在思想造詣上允稱一流,公認為日本精神開闢新方向的有二人:親鸞與道元。有日本學者稱之為“雙璧”。
鐮倉時代,照禪學大師鈴木大拙的說法,是日本人靈性覺醒的時代。這句話,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親鸞聖人的禮讚。
親鸞聖人對塑造日本人的宗教心靈,具有持久的影響力。這從親鸞聖人為日本人所熟悉的程度可以看出。
聖人家喻戶曉到了什麼程度?據說,日本的出版社如果經營出現困難,就請人寫有關親鸞聖人的書,一定暢銷。
釋尊活了80歲,親鸞聖人比他多活了10年,孔子是73歲,穆罕默德是62歲,耶穌是31歲,最澄是55歲,空海是61歲,法然是78歲,一遍是50歲,道元是53歲,日蓮是60歲。從人類的生命史和壽命史來看,親鸞在宗教領袖當中,也是一座高峰。
聖人幼失雙親,九歲出家,二十九歲放棄苦修和虛名,下山追隨善知識。三十五歲遭法難,雖得免殺身之禍,而被流放苦寒不毛之邊地,其間遭遇無數險難。八十高齡,尚為長子背叛佛教而毅然義絕。一生艱辛困頓,波瀾萬丈,超出常人想像。盡管如此,聖人在平均壽命不滿六十歲的時代,頑強而安然地活到九十高壽,幾度出生入死,講法著述不輟,不能不説是阿彌陀如來無量光壽的功德示現。
聖人的生平,是他在自筆《教行信證》外最大的著作,也是淨土眞宗不思議的大曼荼羅。奇跡和魅力都在這裡:後人欲挹其芳澤,追其遺蹤,唯有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,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之感。
另一部被視同聖人化身,聲名更為顯赫的著作,是日本知識分子的必讀書:《歎異鈔》。此書在日本無人不知,一個人不論信仰有無,所信有神無神,所屬宗派為何,都會從此書中讀出對人生的深度感悟。然而無論再怎樣品讀,都覺無法窮盡其中奧義眞味。
日本首屈一指的世界級大哲學家西田幾多郎說:“所有的書都燒掉,只要留下兩本書我就滿足了,一本是《臨濟錄》,另一本就是《歎異鈔》。”
另一位與之齊名的哲學家三木清也宣稱:“在萬卷書中,我只選一本《歎異鈔》。”
而日本國民作家司馬遼太郎說得更激動:“鐮倉因為有了親鸞而顯得偉大。”
據說,德國大哲學家海德格爾在晚年的日記中寫道:一直到今天,我才從英譯文件中獲悉東洋的親鸞。如果早在十年前就知道東洋有這樣一位偉大的聖者,我就不去學希臘語、拉丁語了。我寧願學日語,來研究親鸞的教義。
(光按:此説從不同渠道聽過不止一次,但目前只見到海德格爾晚年關注日本佛教的資料,其是否了解聖人,無進一步資料證明,姑存之,以俟高明。)
對思想家,聖人的思想是用之不盡的資料庫;對文學家,聖人的生平是取之不竭的靈感源。
對求道者,聖人的人格是吟味不盡,能以生命信憑依靠的御同行。
大哉,聖人!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