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HK Horai

凡夫的“真解脫”

Original瑞默老師本願力Yesterday

法師:爲什麽我們淨土真宗的本尊是立像,不是坐像?這個立像是從《觀經疏》的“立撮即行”來的。老師要我把《觀經》這段經文念給大家聽:


佛告阿難及韋提希:諦聽諦聽,善思念之。佛當爲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。汝等憶持,廣爲大衆分別解說。說是語時,無量壽佛住立空中,觀世音、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,光明熾盛,不可具見。百千閰浮檀金色,不得爲比。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,接足作禮,白佛言:世尊,我今因佛力故,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,未來衆生,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。


(善導疏:問曰:佛德尊高,不可輒然輕舉。既能不捨本願,來應大悲者,何故不端坐而赴機也。答曰:此明如來別有密意。但以娑婆苦界,雜惡同居,八苦相燒,動成違返,詐親含笑,六賊常隨,三惡火坑,臨臨欲入。若不舉足以救迷,業繫之牢,何由得勉。爲斯義故,立撮即行,不及端坐以赴機也。)


“立撮即行”,是從這段經文來的。

所以淨土真宗的本尊是立像。這個立像,就是隨時都准備好,只要衆生“阿彌陀佛救我”,阿彌陀佛立刻應聲示現,所以是立像。

這個“撮”,就像攝像機的三角架,用兩根手指抓東西,容易掉,三根手指抓東西,就很穩。佛心就是緊緊抓住衆生不放,佛的慈悲心,以形像示現出來,就是“立撮即行”的像,就是本尊的立像。阿彌陀佛用祂的佛手抓住我們不放。比較古老的寺院,阿彌陀佛的像都是坐像。所以我們頂禮佛的時候,要知道立像有特別的意義在。繼續提問題吧。其他人也可以提。

問:內地大陸信仰淨土比較強調信·願·行三資糧,真宗比較強調本願力、信心。他力和自力之間,對信·願·行的理解有什麽不同?

師答:信·願·行都是法體成就。什麽是法體成就?法體成就即是一“南無阿彌陀佛”。淨土真宗所講的信·願·行,都已經具足在“南無阿彌陀佛”六字名號裏面了。依照善導大師的“六字釋”,信·願就是“南無”,行就是“阿彌陀佛”。所以,信·願·行都是法體,法體,也就是阿彌陀佛,也就是願力。願力裏面具足了信·願·行。當我們衆生領受阿彌陀佛的信願的時候,自然而然我們就會生起歸命的心,發願迴向的心。阿彌陀佛,即是其行。“歸命”、“發願迴向”,“即是其行”,這是善導大師在《觀經疏》中所作的“六字釋”。淨土真宗所講的信·願·行,在六字中都已具足。當我們領受到阿彌陀佛的佛心的時候,自然而然,信·願·行就會流入到我們凡夫的心裏面。

問:能不能這樣理解:大陸的淨土宗,比較強調自力和他力都要具足。如果我們不信,佛也無法度無緣之人。南無就是自力,自己要信,阿彌陀佛是他力的救度。

師答:自力和他力不能渾爲一談。事實上,只有他力而已,沒有自力。都是佛力迴向給我們,我們凡夫連去接的手都沒有,完全是佛力的運作。我們衆生知道要念佛,那個知道的力量,都是佛的力量,是佛的願力使然。佛之所以是真實,所謂真實,就是能進入不真實的衆生的體內,讓這個不真實的衆生也能起念佛的心出來,這是真實的力量。一般佛教的詮釋是說:佛是真實,我們要去信這個真實。強調我們要去信。其實,我們要去信,這個信的源頭、動力來自哪裏?來自真實,佛的真實力。所以衆生的這個信,也是他力。

問:我的理解,這一句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已經具足自他二力。至心稱念這一句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已經超越了自他對立的二分法。

師答:對,“南無阿彌陀佛”已經超越了相對。是“南無阿彌陀佛”的力量讓衆生念佛的。這個“南無阿彌陀佛”的力量,就用“本願力”來詮釋。本願力,就是他力。在說明的時候,不得已用“自力”“他力”的概念,在實際上則沒有“自力”“他力”,唯是佛力而已。

問:所以大陸很多人認爲真宗的“他力”就是落在二分法裏,是像基督教那樣的“拯救”,實際上這是個誤會。其實只要這一句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自力他力都具足,信心也具足了。

師答:會那樣詮釋,就是沒有真正領解到曇鸞大師、善導大師的心。淨土真宗和基督教是完全不同的,你講得很好。很多用英文翻譯注解的真宗著作,也把“他力”翻成“Other Power”。這也是錯誤的。“他力”是“如來的本願力”,用如來的本願力來詮釋,就不會錯誤了。這是曇鸞大師最好的注解。

問:所以在大陸要弘揚淨土真宗,要避開過分談他力,落入自力他力的對立,不要談太多他力。

法師譯述:談佛法,不能從單一的方面來講。要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來講,才不會偏差。比如這盞電燈,我們眼睛能看到這盞燈,是什麽力量使我們能看到電燈呢?不是我們有眼睛能看到電燈,是電燈的光線讓我們眼睛看到電燈的喔!在沒有光線的地方的生物,是不長眼睛的。它們不需要用到眼睛,所以就不長眼睛。所以是光線的力量,讓我們長眼睛出來,看到光線。所以,深海底的魚是沒有眼睛的。日本有個秋芳洞,因爲洞裏沒有燈光,所以洞裏的魚是沒有眼睛的。我們的眼睛是依何而有的呢?是依光線的力量,我們才長出眼睛的。

老師講一個實例。老師的第二個兒子,出生後,因爲師母很忙,常把孩子放在沒有光線的地方。孩子檢查身體時,發現視力很弱,調查之後,才知道原來是因爲孩子睡在沒有光線的地方,所以視力發育就不好。在黑暗的地方成長,就見不到光明。

同樣,我們學佛的人,是依佛法的力量才得以聽聞佛法的。所以我們要住在有佛法的地方。我們常常有一個錯覺:是我在聽聞佛法。其實不然,是佛法的力量,是佛的光明牽引我們,引導我們來聽聞佛法的。

所以曇鸞大師說,佛法是非常之言,而我們是常人,“非常之言,不入常人之耳。”那我們該如何聽聞佛法呢?要用佛法的耳朵聽聞佛法。(師笑)這很有趣,這就是大乘佛教深奧的地方。有自力,有依凡夫的思慮的話,就聽不到佛法。“是我在聽聞佛法”,“我在聽聞佛法”,用這種心來聽聞佛法,都會把“佛法”聽成“人法”去了。這很有趣喲!佛法不是我來讀佛書,我來看佛書,就可以懂的。不是的。佛法唯有用佛法的光明,才能聽聞到佛法。佛法力不思議。讓衆生聽聞佛法的力量,就是佛法。

凡夫的心是不喜歡佛法的。爲什麽呢?因爲凡夫的心都是自我,都是我執,都是執著。我們的我執會排斥佛法。爲什麽說是佛法力讓衆生來聽聞佛法的呢?因爲佛法是光明,光明具有破闇的力量,所以凡夫的我執,這種自我、執著,遇到佛法的光明,被佛法的光明照破,佛法才有可能流入到我們的心坎裏。遇到真實的話,真實就會流入到我們心中來。

問:我報告一下我的領解。剛才老師說的意思,否定自力,並不是否定我們對佛法的追求和努力。因爲我們對佛法追求和努力,其本源也來自佛力的推動。我們常常把能夠聽聞佛法,當成是自己的功德、德行,而忽略了:能夠聽聞佛法的動力,是法身的阿彌陀佛的力量。所以佛法是要用佛所賜予的眼睛才能看到,用佛給我們的真實心才能聽聞到。重要的是被佛所賜予的心來領受佛法。

師答:說到追求佛法,首先我們要明白,我們求道,學佛,追求佛法,其實就是在追求真實,這是生爲人的一種理性的欲求。這是一種自然的流露。我們生而爲人的理性的欲求,換句話說,每個人心裏都有法性的聲音,法性的力量引導我們來追求真理,追求真實。這就是人之所以被稱爲“萬物靈長”的原因。我們的心中都有法性的聲音,但是在動物的世界,比如貓狗、毛毛蟲就沒有。人的理性的欲求,那是一種自然的力量,促使佛陀出家、修行、求道,就是這個理性的力量。

法性的聲音,每個人都有,但是因爲環境不同,生活在富裕的環境裏,法性的聲音就會被欲望所蒙蔽,而顯現不出來。我們的人生有苦有樂,因緣會讓我們來追求真實·真理。在生活中樂多的人,就會無心學佛。

法然上人也好,親鸞聖人也好,他們都是小時就遇到與父母生離死別的因緣。因爲這樣的因緣,法性的聲音就很強烈地引導他們求解脫、出離生死之道。

法然上人在小時,父親被仇家殺死。父親在斷氣前,囑咐他不可以報仇,要他去出家修行,了斷仇恨。法然上人從小就透過與自己父親的生離死別,感受到人生無常,出家求道。所以他爲求出離生死之道,才能夠最後走到淨土法門來。

如果人生沒有遇到這種無常的因緣,人很容易做夢,迷失在人生的夢境裏,不知要求出離。也正是因爲他迷失在夢中,醉生夢死,就無法聽到法性的聲音。所以,能夠聽到法性的聲音的環境,很重要。你們家裏有小朋友,來拜佛就帶他一起來,這對他們是一種正面的教育。人最好從小就能夠受到佛法的教育。

我們如果沒有得到佛法的因緣,就沒有辦法來聽聞佛法了。即使得到人身,卻因爲沒有佛法的因緣,沒有辦法來聽聞佛法,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。

我們要聽聞佛法,最好是得一場大病,就會醒來。因爲人在遇到大病、重病的時候,就會看到平時看不到的東西,這樣他的理性的欲求就會很強烈地來喚醒他。但是,如果沒有佛法的因緣,雖然得了大病,有的人就會跑到基督教、別的宗教去了。但是,即使他們到了其他宗教裏去,也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滿足。

如果他求道的心、求真實的心沒有很強,他就會停留在那裏,滿足在基督教的教法裏面。但是如果他求真實的心很強,那麽基督教那些神創造天地的說法,就沒法滿足他。如果認爲基督教講得也不錯,有這種心,那還不行。

基督教和佛教是完全不一樣的。基督教沒有法性的聲音。基督教講神的秘密,不講法性的聲音,他們不知道法性的聲音。大藏經都在教我們去聽法性的聲音,真理的聲音,不講神。大藏經的內容,是很嚴肅的。有佛緣的人,他求道的心,這種求真實之道的欲求很強,那種強烈的心念,就會引導他來學佛。

如果我們沒有遇到挫折——就是遇到無常、生死的問題,求道的心就不會很強。求道的心不強,就會走到假的宗教裏去,會停留在那裏。當你求道的心很強的時候,即使你遇到假的宗教,它也沒有辦法真正滿足你內心的欲求,自然而然地,你就會放棄它,去找尋真實的佛法。我們要明白,世界上的宗教雖然很多,但是講真理的教法,就只有佛教而已。有人說:“其實宗教都一樣啦!”不一樣喔!真正引導我們出離生死之道的,只有佛教而已。

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,就是佛教是唯一講求“真解脫”,——是真的解脫,真正能夠解脫的教法,宗教。其他宗教沒有真解脫。即使你信“阿門”,也還是在六道裏輪回。

(把“真解脫”)講得很清楚的,就是《大無量壽經》。現在是論理學、哲學很發達的時代,可是這些來到佛法的世界,佛法都能夠立足。所以我們學佛,不只是單純念佛而已,對這些教理、哲理也要很清楚,這樣當遇到其他宗教學派的人來問難,我們都能夠對答。佛教不論你拿什麽宗教的教義來問難,都問不倒的。

大乘佛教的教義很深很廣,知解上我們可以學很多,但是在解脫生死之道上,我們凡夫唯一可以依止得解脫的,只有淨土法門,也就是《淨土三部經》。我們凡夫唯有依阿彌陀佛的大悲心·本願力獲救。我們就像無力的孩子,雖然我們業障很重,煩惱很重,可是,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就是爲了我們這樣下等的衆生,劣迹衆生而來的,這就是本願力。我們的位置在最下層最下層,阿彌陀佛的慈悲心,不嫌棄我們,要把我們從最下層救到阿彌陀佛的國土來啊。

對自己有信心的人,可以去模仿佛陀,去修行禪定、修學聖道門,這是很好的事情。知道自己有多少能耐,多少斤兩,知道自己凡夫的面目的人,自然就會無條件地給阿彌陀佛救度。

聖道門不容易修。舉一個例子,六度中的“布施”,修布施的時候,衆生要你的眼睛,就布施眼睛;要耳朵就布施耳朵。可是我們凡夫能夠捨得出來嗎?不要說布施。人家向你借五十塊,你都一天到晚記得這個人向我借五十塊都不還,這種執著心很強。執著心這麽強的人,如何能夠修聖道門?

我們凡夫和佛不同在哪裏?衆生拿棒子去打佛的頭,佛不會生氣,反而會發起慈悲心。佛不記仇,但他要把你打人的這種嗔恨心,用佛法把你打掉。但是我們凡夫衆生不一樣,人家打我一拳,我就要踢他一腳。我們的執著心、嗔恨心很重,這就是佛和凡夫不一樣的地方。……(旁邊同朋提醒:快到晚上十點了。)


(法師:因爲我不能一邊翻譯一邊看時間,如果你們不出聲提醒,老師會講到明天。)


二00五年十二月二日晚,講於香港法雷會      

二0一七年九月,筆錄校訖。

15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名號實相法

首先講到「名號實相法」的人師是曇鸞大師。名號實相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講「一生造惡值弘誓」的道綽禪師,引用《觀經》「下下品」之文,說「臨終時遇善知識教念十聲無量壽佛名,因而得救。」為何僅是念佛就能得救呢?因為聞的是「名號實相法」。「實相」有功德,此成為名號的功德。...

煩惱菩提體無二

则盈: 師兄早上好!請教師兄,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中的“体”該如何理解? 還有,“淨土證悟的真理,在尚是凡夫身上說明之,實是不可能”這句該做何解?感恩師兄 蒙光: 南無阿彌陀佛 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,“體”作爲術語,在佛法中有多重所指,在此處指其自身、本性。體無二,即一體不二,...

三帖和讚:唱讚與文義簡說(一)

讚,即讚歎頌揚之義,讚歎頌美之辭亦名爲“讚”。佛教中特指讚歎頌揚佛菩薩功德行儀的章句。佛典中,以偈頌讚歎佛德者居多。日本佛教傳統中,將日語(和語)書成,以“和音”唱頌佛、菩薩、祖師或教法等之讚歌稱“和讚”。其形式多以七五調,四句一章為基本,由數章至數十章連續唱頌。..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