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HK Horai

凡夫世界沒有者

即使說為佛陀也好、佛智也好、大悲也好、本願力也好、南無阿彌陀佛也好,因為在凡夫的世界是沒有者,所以無法想像。即使把那些勸說了「信喲」,雖然也是想要信呀,但是無論如何做都無法信。這就是事實,雖然這樣子呀地說,但因為無法置之不理呀,所以大聖釋迦牟尼世尊,就捨離御自身的淨土,是「驚入火宅之門」(娑婆)呀!佛呀佛智的說明,雖也不是沒辦法,但對於凡夫者太過高深,越說明反而越加不明白。是那樣地「佛很尊貴」呀!是那樣地「佛智深廣」呀!

◎隨順教和佛語外無信心

若欲了知佛,見釋迦牟尼者最好。若欲得信心,隨順釋迦牟尼世尊之教最好。隨順「教」和「佛語」以外沒有信心。探索獲得了信心嗎、沒獲嗎的是因為沒在隨順「教」和「佛語」。說「頂戴信心」,而將信心如物品般地思著,就第一錯誤了。信心不是說來頂戴之物,隨順了釋迦、彌陀二尊的仰言呀就是信心。隨順仰言、依憑佛願力、任憑了佛願力呀,稱為信心,是稱為頂戴了信心者。因為將那處,誤解,而想頂戴云為信心的物品地出手,所以信心無法頂戴,是「生死大海無邊際」。

◎佛的尊貴處

佛的尊貴處者,「視眾生猶如己身」般地憶念之事就是很尊貴呀。稱之為「佛智」為「大悲」。使咀嚼云為「如御自身般地視眾生」之事,好好地吟味最好。被其之大悲感動哭泣,而慶喜填胸,云之為信心。「視眾生猶如己身」之一句刻骨銘心,而不忘般最好。

◎善亦非欲,惡亦不可怖

看到喜好佛法的人,又見到昔時的妙好人,想要成那樣子地思。此者似善而悪。不是成妙好人而往生御淨土。不是成悪人而往生御淨土。於『嘆異鈔』(第一章)曰: 「善亦非要(乃至)惡亦不可怖」。 於結論(第十八章)曰: 「善惡之二者總皆不存知也」。 此御法語的意思,能從心之底能頂戴嗎如何呢?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,本願力的獨用之事。

◎真的佛教徒

佛法者,不限於何宗,窺佛陀證悟的境地,基於「無我」和「無分別」的法界實相其之者(本身)的「大真理」,所給與垂教了呀就是佛教,又令使一切眾生,了知到達佛證悟的境界之「教法」就是佛教之旨,聖道門的人無不累積佛陀所走過之「戒、定、慧」(八正道・六波羅蜜)的修行。 淨土門的人,知道由阿彌陀如來「無我」和「無分別」的大智,發起大悲的本願,本願力之成為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,是眾生往生之體的事,能止毫無益處的自力之「計度」,可捨雜行雜修,是唯應隨順如來的勅命。如今日般地,聖道門的人怠忽修行,過著凡俗的生活,淨土門之人者陷在自力計度地,雜行雜修之迷信般的事的話,無論何者都不能稱為佛教徒。 聖道門也好淨土門也好,都同樣只要是「佛說」,若隨順「教」與「佛語」的話是必定能入涅槃之都呀。佛教徒的數量雖然年年增加,但真的佛教徒卻年年衰微不是嗎?僧侶應該必須是學、德、信、熱之人,信徒是應該從雜行雜修的迷信中脫離,而住於「淳心、一心、相續心」的大信心。 於淨土真宗最困難的事,是使捨自力,而歸他力(本願力)之事。一嚴格地說,作為想捨「雜行雜修,自力的心」呀,就早已是自力了。想得到他力信心般地思呀,就早已是自力了。想稱念佛號而往生呀,就早已是自力了。本願力的獨用,以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,若無信心歡喜而肚飽足的話,不是真宗的信心。 馳求心(想如何做而往生地思之心) 止而安樂 夏之月(瑞劒) 其他宗教全都要向神作祈禱。作祈禱之人都迷於因果的道理,連要求祈禱的神也不能稱為「無我」和「無分別」大智、大悲的神。特別者,說到有時會生氣,甚至有時還會懲罰人的話,不得不說是和凡夫同樣的神。 佛教徒是應須覺悟無常,深信因果,歸依佛、法、僧「三寶」。若非如此,是不稱為佛教徒。

◎「我執」之不廢捨

吾等一切眾生,全是極惡最下的「機」(人)。於何故說為極惡最下、「無有出離之緣」的機(人)呢?凡夫者一人不剩,從無始之昔被無明煩惱所絆,持續在輪迴三界六道,是因為都未曾,得成「無我」、得成「無分別」,雖然偶爾聽聞佛法,但云「我」之自力根性沒被捨故。 無論如何聽聞說教,於「我聞」、「我理解」、「我信」、「我這樣想著」地說了之的狀況,總是「我」出頭。因為「我」,於無意識中出頭,所以即使出著自力,也還深自以為是「他力」呀。是在淨土真宗,最困難之處。其故一切眾生,不管願不願意都不得不落入地獄呀。

◎御釋迦和佛若不明白的話

如何做的話,「我」才會被捨呢?這就是難關中之關難。如是凡夫之人力所及的話不行。云凡夫者,是無情者,自己雖是罪業深重的徒然者,但造罪呀,那是別人,而不知道說自己今現持續在造罪之事。若說罪的話,就像是別人的事般地認為,文字呢只是如語言般地思者。凡夫者,又自己愚癡暗鈍,卻不認為愚癡暗鈍。「罪」也好「阿呆」也好,都扔在一邊,唯只有想要頂戴信心地思。那是沒有道理的噓話。自己之墯落的「機樣」之自己自知,同時是信憑給與救助我之「佛智不可思議的本願力」了,方才是稱為信心者。「機」也不信,「法」也不信,就信心無論何處都沒有。但是,不論自己如何「想見」、「想知」自己之膚淺事地思,「佛的尊貴」事不明白當中,那還不是「機的深信」,只不過是道德上的罪惡感。 「機的深信」也好「法的深信」也好,沒有仰信佛智的本願之中,都不是真正的呀。歸根結底,云「御釋迦就是佛」之事若不明白的話,信心是無法頂戴者。 大多數的人,想要頂戴信心 雖想要地,思著,但頂戴信心之事,和隨順「就那樣地來吧」之敕命,而「非常感謝」地低下頭呀是相同的事。然而世間的人人者,「想聞而往生」、「想知道而往生」、「想安心而往生」、「想取信心而往生」地,淨考量自己的事而已,而如來的手頭一點也不看呀就是一般人。這樣的話不行。看如來的御手頭,仰、仰強大的本願力,不知不覺「忘己」,而機法二種的深信就能生起來了呀是云為信心。 瑞劎老師

6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名號實相法

首先講到「名號實相法」的人師是曇鸞大師。名號實相法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講「一生造惡值弘誓」的道綽禪師,引用《觀經》「下下品」之文,說「臨終時遇善知識教念十聲無量壽佛名,因而得救。」為何僅是念佛就能得救呢?因為聞的是「名號實相法」。「實相」有功德,此成為名號的功德。...

煩惱菩提體無二

则盈: 師兄早上好!請教師兄,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中的“体”該如何理解? 還有,“淨土證悟的真理,在尚是凡夫身上說明之,實是不可能”這句該做何解?感恩師兄 蒙光: 南無阿彌陀佛 “煩惱菩提體無二”,“體”作爲術語,在佛法中有多重所指,在此處指其自身、本性。體無二,即一體不二,...

三帖和讚:唱讚與文義簡說(一)

讚,即讚歎頌揚之義,讚歎頌美之辭亦名爲“讚”。佛教中特指讚歎頌揚佛菩薩功德行儀的章句。佛典中,以偈頌讚歎佛德者居多。日本佛教傳統中,將日語(和語)書成,以“和音”唱頌佛、菩薩、祖師或教法等之讚歌稱“和讚”。其形式多以七五調,四句一章為基本,由數章至數十章連續唱頌。...

ความคิดเห็น


bottom of page